1.18 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1、目的确保本试验室客观、准确、清楚、完整地出具检测报告,对报告的法律规范性、编制、应涵盖的信息、签发、存档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2、范围 适用于本试验室出具的各类检测报告的编制、核验、签发、修改等活动。3 、职责3.1 检测组检测人员提供检测原始数据,检测组组长对检测原始数据进行校核.3。2 管理室报告编制人员负责检测报告的编制。3。3 检测组组长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核,对检测结果提出意见和解释。3。4 报告授权签字人负责检测报告的批准。3。5 管理室负责检测报告的发送及归档。4、 程序4.1 报告的编制4.1。1 报告编制人按规定的要求,依据原始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a) 检测报告必须做到字迹清楚、数据准确、计算无误、内容真实、结果客观明确。b) 报告内容必须涵盖必要的检测信息,符合标准法律规范、规程的要求,且与相应的原始记录保持一致。c)报告编写必须严格按规定格式、专业术语、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编制。4.1。2 检测报告须有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4。1.3 使用认可标志的检测报告,必须经认可的相应领域的授权签字人审核或批准.4。1。4 试验室的检测报告全部由计算机出具。4。2 报告包含的信息4。2.1 检测试验室出具的每一份检测报告至少包含以下信息内容:a) 标题-检测报告;b) 检测试验室的名称和地址;c) 检测报告唯一性标识:名称、编号、每一页的标识、报告结束的标识;d) 委托方的名称和地址;e) 所用检测方法的标识或文件名;f) 样品名称、编号、数量;g) 样品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的日期;h) 检测结果;i) 检测报告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j) 检测结果仅对所检测样品有效的声明;k)未经检测试验室书面批准,检测报告不得部分复制的声明。4。2。2 必要时还应包括下列内容:a) 有关环境条件;b) 有关抽样情况的说明;c) 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4。2.3 当需要对检测报告作出解释时,检测报告除应具有上述信息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a) 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加、删节的信息,以及特别检测条件(如环境条件)的信息;b) 需要时,符合或不符合要求和(或)法律规范的声明;c) 适用时,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d) 适用且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e) 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4。2。4 当检测试验室出具带有抽样结果的检测报告时,检测报告中应增加与抽样过程有关的附加信息内容:a) 抽样的日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