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上常用的卧位有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坐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俯卧位、膝胸卧位、截石位 。2.临床上为病人安置不同的卧位是为了检查 、 治疗 、 护理 .如妇科检查时可取截石位,灌肠时可取侧卧位,呼吸困难时可实行坐位.3.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大,重心低,平衡稳定,病人感觉舒适、轻松.不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小,重心高,难以平衡。病人为保持一定的卧位造成肌肉紧张,易疲劳,不舒适,应尽量避开病人实行此种卧位.4.根据病情或检查的需要,仰卧位又可分为 去枕仰卧位 、 中凹卧位、屈膝仰卧位 。5.中凹卧位抬高头胸部约 10º~20º ,抬高下肢约 30º ,在临床上适用于 休克病人.6.坐位时,将床头抬高 70º ~ 80º ,膝下支架抬高 15º~20º,临床上适用于左心衰竭、心包积液及 支气管哮喘发作病人,由于极度呼吸困难,病人被迫实行端坐位。7.头高足低位,床头用支托物垫高 15~30cm;头低足高位,床尾用支托物垫高 15 ~ 30cm 。8.颅脑手术后,为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应实行 头高足低位 卧位。9.膝胸位适用于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的检查及治疗,亦可用于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截石位适用于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10.腹腔手术后病人,应实行 半坐卧位,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开痛苦 ,有利于切口愈合。1.胃管插入至 10 ~ 15 cm 处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2.成人胃管插入长度一般为 45 ~ 55 cm,证实胃管在胃内有 3 种 方法。3.鼻饲病人每次灌注食物量不应超过 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 2h.4.BMI 是体重指数,即体重 / [身高 ] 2 的比值。十 五 --—-—-——-—--—--—————————-——-——-——-———--—-——-—---———--—---———————---————---——-——-————-———-——-—-———————--—--—----————-————--——-———-——1.体温升高的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不规则热.2.用冷术易引起冻伤的部位有枕后、耳廓、阴囊处.3.冷湿敷时敷布折叠后敷在患处,每 3—5 分钟 更换一次敷布,一般冷湿敷时间为 15—20 分钟 ,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冷湿敷 30min 后测量体温,降至 38℃以下,停用。4.用乙醇擦浴时,乙醇的浓度为 25 %— 35 % ,量约 200ml.基护 2 填空简答5.温水擦浴时水温 32—34℃,在 头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处稍用力擦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