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体验式教育”德育课题中期总结长沙县五美中学德育课题组执笔人:毛合群2024 年 9 月,我校开始了长沙县课题“成长体验式教育”的实验与讨论。自课题成立以来,在各级科研部门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在学校课题领导小组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已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现将两年来的实验工作报告如下:一、实验讨论的背景(一)理论背景我们开展“成长体验式教育"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理论:1、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理论给我们深刻的启发:学校,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在这个生活世界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生活、精神、价值和交往关系.学校教育要关注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作为“人”的多方面需求,要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生活过程,并通过学校学习这种生活过程去影响学生的其他生活,并从中制造出他们新的生活,不断提升生活质量。2、活动教育理论.活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进展主要是在生活实践中进展起来的,儿童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教育从儿童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此具有实效性.学生的德育过程同样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内化为道德认识,并在生活实践中外化为道德行为。3、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人在生活中的境遇和感受,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的,引导人去构建完美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和人格的不断完善,实现德育目的。此课题的实验与讨论正是现代德育价值观的充分体现.4、根据当代少年儿童自身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对当代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要从他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具体情景入手,才能使道德教育入脑入心;另一方面,在现实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他们遇到各种各样有关道德的问题,甚至是有疑问、有困惑的问题,只有通过他们乐于接受,并以主人身份参加的生活实践活动,获得真是的体验,才能使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内在的品质,把德育目标内化为基本素养。这正是此课题的实践价值所在.(二)国内外相关讨论背景纵观中外教育,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讨论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将生活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通过生活教育的讨论,众多的讨论者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