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我国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重要集中在如下五个方面,即:基本理论的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群体心理的研究;领导心理的研究;组织心理的研究。2.组织行为学常见的研究措施有:观测法;调查法;试验法;测验法;案例分析法。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4.能力差异体现为:水平差异;类型差异;早晚差异。5.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原因有:社会文化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家庭原因;个体原因。6.动机的产生重要依赖两个条件:其一是个体因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要(驱力或欲望);其二是个体之外能满足需要的客体、情境、条件等诱因。7.鼓励的理论重要包括:强化理论;内容型鼓励理论;过程型鼓励理论;综合型鼓励理论。8.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9.双原因理论实为鼓励原因;保健原因理论,简称为“双原因理论”10.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高层次需要由权力需要;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构成。11.“生存、关系、成长”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种需要:生存需要;互相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12.期望理论认为,决定行为动机的原因有两个,即期望与效价。13.从公平理论来看,影响鼓励效果的不仅有酬劳的绝对值,尚有酬劳的相对值。14.强化的类型有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15.行为主义的鼓励论强调外在鼓励(如奖惩性措施)的重要性。认知派鼓励论则强调内在鼓励(如人的需要、期望、公平感)的重要意义。但它们都侧重以某一种方面研究鼓励的问题。综合鼓励是指一种同步考虑到人的需要、人的活动目的和人的活动成果的鼓励措施。在西方组织行为学中,综合鼓励是在对内容型鼓励理论、过程型鼓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鼓励理论进行概括和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的鼓励理论。16.综合鼓励理论重要包括波特——劳勒的综合鼓励理论和罗伯特 · 豪斯 的综合鼓励理论。17.挫折发生的三个必备条件是个体所期望或追求的目的是重要的;个体认为该目的是有也许达到的;在目的与现实中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18.影响人际知觉偏见的心理原因有第一印象(初次印象);刻板印象(人际知觉的定型化);光环效应(晕轮效应)。19.归因的一般原则有共变原则;打折扣原则;非共同效果原则;非预期性原则;三度归因原则。20.根据信息沟通时的反馈信息多少,在组织中可以把沟通分为两种: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21.从互相作用分析的角度出发,交往的形式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