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手术管理制度(1)传染病感染手术管理制度① 传染病包括丙肝、乙肝、结核、AIDS、梅毒、淋病等。② 传染病病人的手术应尽可能安排在其他手术后或单独的手术间内。③ 手术结束后地面、手术台、手术间的设备和仪器都应用消毒剂擦拭。④ 关闭手术间,待自净后方可再度使用。⑤ 传染病感染手术后的废物遵循相关的规定进行收集:a 医疗废弃物应根据规定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并扎好口袋、做好标记、放在指定地点。b 尖锐物品应放入锐器盒,封闭后送去焚烧处理。c 器械和敷料的处理:器械送往消毒供应中心,敷料应装入污染袋内,做好标记。对特别传染病人用过的敷料应用双层黄色垃圾袋装好、封口、做好标记,送去焚烧。d 病理标本:病人的病理标本应放在密闭的容器,防止漏出,并做好标记. (2)特别感染手术管理制度① 接到疑似或确诊为特别感染(气性坏疽、朊毒体、突发不明原因感染)的手术通知,立即通知麻醉科并向医务处、护理部及感染管理科汇报。② 安排该手术在负压手术间,开启负压,并安排洗手护士一人、室内、外巡回护士各一人③ 接送病人使用专用平车并从专用通道接送病人④ 根据手术需要备齐器械及用物,移除室内多余的物品,手术间门外挂“特别感染”标识。⑤ 严格限制手术间的人数,禁止参观手术⑥ 凡参加手术的人员,穿隔离衣、裤、靴,戴隔离帽子、口罩、眼罩、手套。⑦ 手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缝针等锐器刺伤,积极主动配合⑧ 手术间内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在离开负压手术间时,必须脱下隔离衣、裤、帽子、口罩及靴或鞋套。⑨ 手术用过的器械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装好贴上标记置于专用的红色密闭容器内送往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⑩ 所有一次性用物及敷料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装好并封口,外贴“特别感染垃圾"标志,由专人送焚化炉焚烧。11 手术产生的血液、脓液等液体污物用污物桶盛放,术后用 2000mg/L 的次氯酸钠浸泡 24 小时.12 物体表面包括手术床、器械台、无影灯、吸引器等,墙壁、地面、接送患者的平车等用 2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洗洁净。13 术闭手术间净化 3 小时、密闭 24 小时后进行空气及物体表面的培育,合格后方可再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