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笔下的“迷宫”与中国回文诗的对比摘要:回文诗历史悠久,作为我国古代独特的文化现象,诗中将中国古代“阴阳之道”和“天人观”等表达的淋漓尽致。由于“回文”这一创作手法在诗中的运用,使得回文诗在解读上具有多重技巧。豪尔斯·路易斯·博尔赫斯是现当代在世界文坛上颇具盛誉的拉美作家,也是拉美典型的“迷宫”学代表。与其他作家不一样,博尔赫斯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似乎有意要使读者迷失方向,也或许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被人们做出不同的解读,这一点,与回文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对博尔赫斯的“迷宫”理论以及中国回文诗这二者的梳理和剖析,来了解博尔赫斯的创作习惯及艺术手法,以及回文诗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不同文化下蕴含的艺术精神。关键词:博尔赫斯 迷宫 回文诗 天人观 虚实 阴阳 1.绪论豪尔斯·路易斯·博尔赫斯是现当代世界文坛上颇具盛名的拉美作家,也因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而成为“迷宫”的创造者,并乐此不疲,他也因此被誉为后现代主义的“鼻祖”。回文诗在中国文学界也享有盛誉,造诣颇高,同时也是兴起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写作手法,诗中将中国古代“阴阳”和“天人观”表达的清晰而又生动。博尔赫斯非常擅长“迷宫”写作,在其作品中随处可见“迷宫”的创作。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东西方文化底蕴下的艺术创作精神。 通过对国外的博尔赫斯“迷宫”理论以及国内回文诗二者的对比分析与研究,以及它们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早晚,都可以推断出中国回文诗确实是对博尔赫斯的“迷宫”创作起到启蒙作用,而“迷宫”的出现,也对回文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通过对两者的对比研究,了解博尔赫斯的创作习惯及艺术手法,以及回文诗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博尔赫斯为世界范围内的文人学者所熟知,它在作品中使用的“迷宫”意象亦是如此;回文诗在中国文学界亦不乏盛名,但是对两者对比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因此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可以在理论上进行文献补充。2.博尔赫斯笔下“迷宫”叙事“迷宫”叙事是缘于博尔赫斯的小说中总是出现迷宫、镜子样的意象、比喻和迷宫样令人难解的意义曲迥,也使得博尔赫斯小说被称为迷宫学。例如在他的作品《交叉小径的花园》中,博尔赫斯一方面在叙事策略上通过迷宫叙事,将交叉小径的花园这座迷宫转换为“象征的迷宫’—“一座看不见的时间的迷宫”,通过对时间充满哲理的思辨,完成了他对世界抽象的观察;另一方面,在叙事技巧上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