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教案压缩语段高三备课组教学目标了解压缩语段的类型;掌握解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掌握解题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考纲解读:“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筛选和概括。江苏《考试说明》对该考点的解说如下:“考查提炼、概括语意的能力。”“压缩语段”和“扩展语句”在高考试卷中往往交替出现,04 年、05 年江苏考的是压缩语段,而 06 年考的是扩展语句,07 年又是压缩语段。二、考题回放:1、(05 年江苏 20 题)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4 分)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 10 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 5 年的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 10 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是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朵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①研究途径(不超过 24 个字)②最终成果(不超过 12 个字)答案: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最终成果: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2、(04 年江苏 22 题)下面一段文字,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 50 个字)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答案: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