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了解气象上用的气体状态方程本阶段教学目的1.了解大气的成分及结构;理解气温、气压、空气湿度的分布规律及变化;掌握气象要素的变化对飞行的影响;掌握风压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2.熟悉各种云的外貌特征及它们对飞行的影响,特别是对飞行影响较大的低云;了解不同种类的云和降水的形成和降水对飞行的影响。3.理解不同能见度的含义,了解影响能见度的因素;熟悉造成视程障碍的各种天气现象的形成条件及特征。4.了解地面天气图和空中等压面图的填图格式和分析内容;熟悉各种天气系统的定义、气流结构和一般天气,了解它们对飞行的影响;熟悉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了解天气预报的一般方法。5.了解雷暴形成的条件;掌握普通雷暴和强烈雷暴的结构和天气;掌握热雷暴、地形雷暴及天气系统雷暴的特征;了解雷暴对飞行的影响,掌握安全飞过雷暴区的方法;熟悉山地背风波及其对飞行的影响。6.了解产生低空风切变的天气条件;熟悉低空风切变对飞机起飞着陆的影响;了解产生飞机颠簸的天气条件和地区;熟悉产生飞机积冰的气象条件和积冰对飞行的影响;7.熟悉高空、平流层影响飞行的因素;了解高空急流的特征及对飞行的影响;掌握晴空乱流的概念,了解晴空乱流出现的规律。8.熟悉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了解季风的形成原因,熟悉亚洲和我国的季风气候特征;熟悉我国云量和云状的分布情况;了解我国风、能见度和雷暴的分布;熟悉我国各航空气候区和重要机场的航空气候特征。分课计划第一课第一章第一节大气的成份及结构论 2 学时1.本课教学内容要点(1)大气的三个组成部分;(2)大气分层的依据,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性的基本特征;(3)气温垂直递减率;(4)标准大气。2.本课教学要求(1)了解二氧化碳和臭氧在天气变化中的作用;(2)熟悉对流层的三个特征;(3)能用对流层气温递减率进行温度的计算;(4)理解等温层和逆温层;(5)了解平流层对飞行的影响;(6)熟悉标准大气的标准。第二课第一章第二节一、气温二、气压 2 学时1.本课教学内容要点(1)气温的绝热变化;(2)干绝热和湿绝热过程;(3)气压与高度;2.本课教学要求(1)理解气温绝热变化的过程,能用 Yd进行气块温度的计算;(2)熟悉飞行中常用的气压与高度;(3)了解水平气压场第三课第二节三、空气湿度四、基本气象要素与飞行 2 学时1.本课教学内容要点(1)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2)气体状态方程(3)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飞行的影响2.本课教学要求(1)理解相对湿度、露点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