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造中的人为差错及防范工业革命以来,传统手工业劳动被机械化生产所代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革新不断加速,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被广泛应用。由机械设备不良而导致的事故比例已经下降到很低水平,但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事故及危害。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只靠发展技术设备是不可能保证系统绝对安全的,对人为差错的防范已成为世界工业工程(IE)界的重要研究课题。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Juran 与 Gryna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对于中等复杂程度以上产品而言,40%的故障是由于设计原因造成,30%的故障归咎于现场管理失误,30%的故障归咎于加工中存在的人为过失。克劳士比曾说过:“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是新的,差不多每件事都曾被做错过。一个人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不可能用完全相同的方式重复完成一项任务。”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3/view-4566863.htm陈劲飙在组织、策略和方法上对防错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将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FMEA)、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SPC)、试验设计(DOE,DesignofExperiment)和预控制图等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大量实例指导相关人员实施防差错措施。张力、许康则对防错法进行了细分,针对不同的人为差错,将防错法分为防错、防误和防呆,并通过对日、韩、欧美等制造业发达国家企业实施防错的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设计出适合我国企业的防错方法。杨大明从车间现场加工的角度,强调防差错措施的必要性,着重强调现场操作人员在防差错中的作用,指出防错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自动化”,“自动化”是让设备或系统拥有“人”的“智慧”,当被加工零件或产品出现不良时,设备或系统能及时判断异常并自动停止。上述这些说明人为差错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因此,通过有效的手段来降低人为差错发生的几率就成了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总结企业生产过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对人为差错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效防范企业制造过程中人为差错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建议。防错的含义与目的人为差错的含义人为差错是指人的行为明显偏离了预定的要求或希望的标准。它导致了时间拖延、困难、问题、麻烦、误动作、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发生。因此,要进行防错法确保生产合格产品。防错法是一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报警、标志、分类等手段,预见、探测和防止错误或缺陷发生的方法。该方法是有效预防和避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