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2第二章 应急值守制度 3第三章 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 4第四章 应急救援投入及资源保障制度 5第五章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6第六章 应急演练制度 7第七章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9第八章 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10第九章 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 10第十章 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3第一章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第一条为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提前进行预测预警、实行有关措施,以便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事故监测及预警的特点:(一) 快速性。即建立的预警系统能够灵敏快速地进行信息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快速”的基础上,失去了快速性,事故预警就失去了意义。(二) 准确性.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复杂多变,事故预警不仅要求快速搜集和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做出准确的推断。推断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预警的成败。要在短时间内对复杂的信息做出正确推断,必须事先针对各种事故制定出科学、有用的信息推断标准和确认程序,并严格根据制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推断,避开信息推断及其过程的随意性。(三) 完备性.预警系统应能全面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类信息,据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过程地分析事故的进展态势. (四) 连贯性。要想使预警分析不致因孤立、片面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每一次的分析应以上次的分析为基础,紧密衔接,才能确保预警分析的连贯和准确.第三条建立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原则和要求构建事故监测及预警需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的原则. (一) 及时性原则 实行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出发点是“居安思危”,即事故还在孕育和萌芽的时期,就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讨论,防微杜渐,提早做好各种防范的准备。预警系统只有及时地监测出异常情况,并将它及时地报告,才能及时实行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 全面性原则预警就是要对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尽最大努力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这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宗旨。全面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监测、识别、推断、评价和对策预警操作系统方面. (三) 高效性原则 鉴于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高效率为重要原则。惟有如此,才能对各种事故进行及时预告,并制订合理适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第四条预警系统的功能此系统通过采集监测对象(如温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