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高中历史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三全册18单元电子版

2025年高中历史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三全册18单元电子版_第1页
2025年高中历史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三全册18单元电子版_第2页
2025年高中历史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三全册18单元电子版_第3页
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 全册 1-8 单元 电子版 第一单元中国老式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老式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步,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多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主张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老式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取佛教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上,极大地深化了老式儒学,深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老式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明清之际,以个性解放为关键,反应社会需要的初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学习提议】●采用亲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探究学习方式,将所学中国老式文化主流思想的内容和身边的常见的事例结合起来,探讨中国老式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结合所学过的本阶段政治经济史内容,分析老式文化主流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商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那时,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这种官学合一的文化现象,被称为“学在官府”。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这就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发明了条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本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规定,提出自己的主张。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某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等。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步,各家彼此吸取、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的老式文化体系。“百家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