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省海丰县作为沿海渔业大县,水产品资源丰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近年来,由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多头监管,机构和执法力量建设落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海丰县水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隐患。基于此,通过对海丰县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加强宣传、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专项整治以及加强安全体系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主要问题;管理对策 1 广东省海丰县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广东省海丰县渔业生产从业者众多,由于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宣传力度不够,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法制和道德诚信教育缺乏,渔民和相关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仍然淡薄[1]。 1。1。1 健康养殖理念宣传推广不够由于政府部门宣传引导不够,一些渔民仍局限于传统养殖方法,缺乏科学、安全、健康的养殖理念。 1。1。2 安全知识和法制教育缺失,质量安全意识淡泊一是对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认识不够.由于渔业水域环境的外来污染,加上养殖自身污染,造成养殖水体重金属、石油类、挥发性酚和药物残留等指标严重超标,海洋赤潮频发,造成养殖病虫害多发.当病害发生时,为迅速控制疫情,养殖户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损失而滥施违禁药和使用不合格饲料,全然不考虑投入品是否安全、是否会造成药物残留,致使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旧存在。二是部分渔药和饲料生产商道德诚信缺失。由于利益驱动,部分渔药(饲料)厂家不能很好地执行国家和行业、地方有关标准,渔业投入品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滥用抗生素和添加剂,造成养殖水产品品质下降、养殖水体污染,通过养殖水产品的富集,进而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并导致贸易摩擦、出口受阻。 1。2 监管合力不强由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也不够完善,容易造成多头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条上,县渔业主管部门监管职能狭窄,仅负责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渔药、饲料等投入物使用环节的监管,而整个安全环节中最重要的渔药(饲料)生产、销售环节则归口县农业(兽药管理)部门跨行业管理(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配合),客观上造成渔业投入品的管理和使用的混乱.一方面,渔药生产、销售仅靠兽药管理部门跨行业管理,普遍存在问题为人员少、力度薄弱等,因此实际操作中往往力不从心,造成渔药生产、销售秩序较为混乱,冒号生产、无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