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材料的投放浅谈之注意事项和目标一.材料投放中应注意的事项 1。材料投放要适量 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有些老师为了丰富活动 区材料,聚其所有,投放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其实,多则滥,滥则泛。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虽能吸引幼儿,但也易造成幼儿玩得花 眼,一会儿拿这个玩玩,一会儿拿那个玩玩。显然这与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但我们还是要注意这其中的“度”。 2.材料不要刻意追求精致 要使投放的材料具有价值,应尽量少提供一些成品材料,多讨论开发一些半成品材料或原始材料(如纸盒、废瓶等),以及有助于“检验”幼儿想法的材料.根据 《幼儿心理学》中“一切鲜亮、具体、生动的形象和新异多变的刺激物,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育活动中的玩教具必须是颜色鲜亮,形象生动,新颖多变." 然而,我们更应注意材料自身是否会有促进幼儿学习、探究等活动的价值。有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地制作了逼真的菜等,却几乎没有孩子玩,即使有也只 是机构地摆弄。看起来精致的材料,假如不能给孩子提供想像与制造的操作平台,也就失去了材料投放的价值.反而一些其貌不扬的原始材料(卫生纸筒),可能会 是美丽娃娃或望远镜的制作原材料。 3.根据本班幼儿特点投放材料 有些老师在投放材料时会有这些思维:一是认为材料在其他班投放时很受幼儿欢迎;二是见他人对该废旧物的利用很有创意;三是认为该材料是原班(不同年龄班) 幼儿十分喜爱玩的.老师注重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是好的,但并未将投放依据重点放在孩子身上,没有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及身心进展特点,做出准确、科学的选 择,这显然是偏颇的. 成人给孩子制定教育目标时往往过高,过难或过于简单的材料投放,都不利于幼儿活动兴趣和进展水平的提高。如投放钻爬区活动材料时,小班幼儿动作进展不够灵敏与协调,钻爬器材可高大些;而中大班幼儿则可以开展一些难度较大的匍匐爬行等,器材则可稍矮些。 4。投放了材料,老师仍有其责 自从有了活动区角,有些老师说:“孩子手中有玩的,打闹现象明显减少,我们也轻松多了.”投放材料后,老师不能袖手旁观.活动区的开设,为幼儿提供了多种 可选择的活动场所和可操作的活动材料,然而,作为老师应该明确,开设活动区和投放材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放老师减少幼儿打闹,而是给孩子提供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