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病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1。 职业病指劳动者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 1957 年 14 种,1987 年 9 类 99 种,2024 年 10 类 115 种。2024 年 10 类 132种(含 4 项开放性条款).3。 除职业病分类与目录中注明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外,假如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也可以诊断为职业病。4。 全国 2024~2024 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尘肺病、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其他职业病的年均发病例数(构成比)分别为17206(84%)、554(3%)、1251(6%)、1420(7%),其中尘肺病例高达84%..5. 职业性肿瘤发病情况:每年新发 80~95 例,苯所致白血病占了职业性肿瘤一半(50%),其他依次为焦炉工人肺癌( 26%)、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16%)、其他职业癌(8%)。6. 其他主要职业病发病情况:噪声聋、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皮肤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年均发病例数分别为 350、123、118、164 例.物理因素所致疾病主要为职业性噪声聋、中暑与手臂振动病,其中噪声聋占了绝大部分。生物因素所致疾病主要为布氏杆菌与森林脑炎,职业性眼病中以眼灼伤与白内障为主。职业性哮喘发病新发病例 35 例.7。 由于各地经济进展阶段以及经济结构布局不同,各省的职业病构成谱不同,即使在广东省内,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地区是不一样的。8。 常见的职业病有:尘肺病、噪声聋、苯所致职业病(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所致职业病(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三氯乙烯中毒)。9.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电焊、亚弧焊、气割及电弧发光时,产生的高温能使空气中氧和氮结合成氮氧化物,其他生产与使用硝酸及其硝酸盐过程都可以解除到氮氧化物。急性中毒,中毒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和上呼吸道症状,脱离中毒现场后,症状很快消逝而常不被注意。经过 4~6h 或更长的埋伏期后,出现肺水肿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处理办法:1)患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保温、静卧休息。有呼吸困难者吸氧并给予必要的紧急处理。2)对密切接触氮氧化物者需观察 24~72h,注意病情变化,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10。 急性甲醇中毒:主要以甲醇为原料或溶剂的工种,如通风不良或发生意外事故,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甲醇,引起急性中毒,若经皮肤吸收大量甲醇也可引起中毒。埋伏期 8~36 小时,若同时摄入乙醇,可使埋伏期延长。中毒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