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不一样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和近代化探索1、地主阶级 (1)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2)地主阶级洋务派 以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自强”“求富”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客观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知识联络】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② 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 ③ 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④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⑤ 口号:自强、求富⑥ 洋务运动的内容:开办军事工业;开办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设置总理衙门。⑦ 破产: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⑧ 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⑨ 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增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知识联络】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① 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③ 主张:从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④ 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⑤ 失败原因:脱离人民群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以慈禧太后为首顽固派反对变法。⑥ 启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要救中国,必须通过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知识联络】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 背景:《辛丑公约》签订,民族危机深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② 代表人物:孙中山③ 主张: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建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以三民主义为大纲,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建立中国同盟会(19 成立,中国第一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