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政策解读摘要:随着我国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增长,造价管理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在社会经济和管理科学迅速进展的冲击下,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进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结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工程建设进展趋势,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进行了简要解读。关键词:工程造价;改革;概预算工程造价与各方主体的经济利益、市场竞争的法律规范化、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等一系列问题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远远落后于行业市场的快速进展,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其进展。如何控制好项目的工程造价,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成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项目建设主体单位所关注的热点问题。2024 年 11 月 3 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工作会议,部署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做出重要批示: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为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维护建筑市场秩序提供支撑。这一举措为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1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进展简述纵观工程造价管理整个进展历程,大体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985 年以前,政府定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了很大作用;自 1985 年实行价格双轨制后,出现与过渡时期相适应的“统一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2024 年我国推出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并逐渐进展成为一种主流的计价模式.现阶段,在我国工程造价领域,定额和清单两种计价模式并存,随着社会经济和管理科学迅速进展的冲击,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进展需要,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2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1)法律体系不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各管理机构工作职能定位法律依据不足.工程价格管理缺乏上位法,招标霸王条款频出,不履行合同或随意修改合同条款,无限转嫁各类风险,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等现象时有发生,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2)计价依据不完善1)收费标准不统一,压价竞争严重全国无统一的收费标准,以压标压价方式确定项目价格普遍存在;同时由于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给委托方压价带来方便。2)定额修订不及时,计价信息时效性差随着大量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而相应定额子目未得到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