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

2025年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_第1页
2025年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_第2页
2025年高二历史知识点复习检测试题_第3页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581 年,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规定:统一役法,并部分地“摊丁入地”。把本来的厘甲、均徭、杂税合并为一,不再区别银差、力役,一律征银,由政府雇人应役,一般黔民不再出役力,役银按照丁数和田粮来出,即把丁役部分地摊到土地里征收……田赋征银……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 ——《明史·食货志》材料二:“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经有行之者。至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 , 一一《清史稿·食货志》 材料三:“康乾盛世”时,中国有记载的人口从 1900 万猛增到3 亿。100 数年的时间,人口增长 16 倍……边陲地区的开发,高产作 物 番 薯 、 玉 米 的 引 进 , 有 助 于 极 大 程 度 地 养 活 人 口 。 ——《康乾盛世社会调查汇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赋税制度的异同。两则材料集中反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出现什么新现象? (2)根据材料,概括“康乾盛世”时期我国人口猛增的原因。2.中国是一种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1960 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1)分别指出导致图中粮食产量两次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到粉碎“四人帮”后来的 1977 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 1957 年的水平,全国有 1.5 亿农村人口的口粮局限性。 (2)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三:1954 年,政务院公布了《有关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 1955 年开始我国粮食部初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20 世纪 90 年代初,使用了近 40 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参照答案:(1)1952 年增长:政权巩固;土地改革;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1960 年下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及“反右倾”斗争等“左”倾错误;自然灾害。(2)“文革”对经济的破坏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人民公社、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党中央领导人坚持“左”的错误,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3)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马迁根据汉朝经济分布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山西、山东、龙门碣石以北、江南四大经济区。见下图。材料二:唐朝、明朝工商业都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水人家+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