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 ,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 GDP 的下降,而描述失业率和 GDP 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5.GDP 消胀指数 :是给定年份的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之间的比率. 6。CPI: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即 CPI。 7。黄金律稳态:使稳定状态消费最大化的资本水平。假如一个经济的资本大于黄金规则稳定状态,那么,减少储蓄就会增加所有试点上的消费。与此相比,假如经济的资本小于黄金规则稳定状态,那么,达到黄金规则就要求增加投资,从而减少现在这一代的消费。 8.稳态 :满足新增投资正好与折旧相同的点,在该点资本存量会保持稳定不变的水平。我们称这个资本存量水平为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或简称“稳态”,记为 k*。9.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当的状态。10.摩擦性失业:来自于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11。结构性失业:来自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的特定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12。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 13.古典两分法:货币供应数量增加,只会导致普遍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改变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所以货币数量的变动不会改变厂商和家庭的决策,也不会改变产出和就业这类实际变量.由于这种观点将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分割开来犹如泾渭分明,互不影响,因此这种观点被称为古典两分法。 14。乘数效应:政府购买增加对于国民收入增加的放大效应称之为“乘数效应”。 15。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同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需求。16.总供给: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企业同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17。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部分。18。投资乘数:指投资量变化数与国民收入变化数的比率,它表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