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施工人员经验浅谈七成多、八成少,九成就能当领导”的话,其实颇有点自嘲的意思。干了这样数年施工,还是很有些体会,当是抛砖引玉吧。 看了许多朋友的帖子,感觉论坛里年轻人多, 也许有人要问了:你在倚老卖老吧,你有多大?我没有多大,但我在施工单位呆了十五年,有些朋友干建筑这行刚两三年,所谈的施工经验实在不敢苟同。我参与工作的时候,由于我们单位是部属企业,那时尚有点计划经济的味道,当时正干一国家重点工程,工程任务是上级指派的,没有监理,有的只是甲方基建指挥部,当时大学生到单位先得下班组劳动一年,叫见习期,一年期满单位才算正式接受,听说老大学生(大概六几年毕业的)当时在班组要干三五年,那时单位的工人全是职工,没有农民工,技术力量也很强。再后来系统内工程少了,大概 93 年吧,企业开始走向市场,从本来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到目前“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场大形势。象99%的施工企业同样经历了低谷,由于国营老企业共同的包袱重、体制老化等原因,几近宣布破产,近几年通过改制又逐渐向好的趋势发展。好了。不罗嗦了,谈我的某些施工体会与大家共同学习。 技术员在工地该干些啥? 对于技术员来说,起码规定三勤:手勤、腿勤、嘴勤手勤就是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做好记录腿勤就是多跑路,现场,监理,尚有就是领导那里,首先做好传话筒,然后再谈干工作。嘴勤就是多说,跟下边交底,向领导汇报前一段有两个学工民建的大学生应聘(我们那时国家包分派,你别无选择,目前得自己找单位,不过有利也有弊),他们信心很大同步又很实际,跟我说了许多远大理想和理想也委婉讲了对薪酬的稍稍不满,我告诉他们:干好自己的工作,假如想吃这一碗饭,就要静下心来,多看、多问、多长个心眼,你可以把这一段经历当作跳板,但不能把工作不妥回事。容许你不懂,但不容许你不懂时不问,自做主张。 问我技术员在工地该干些啥时,我告诉他:放线、提材料计划、写技术交底、进场原材料取样送检、现场质量检查、隐蔽资料的填写、钢筋下料单的审核、模板尺寸标高的检查等等,但一开始只要跟着工长完毕工长交办的任务就行了。 先说放线,专职测量员把主轴线定好、标高控制点做好后,技术员要掌握吊线坠的基本功,不能老依托经纬仪,不也许也不现实,再一种住宅和办公楼建筑定位放线简单的多,工业厂房就要复杂的多了。 放线量尺寸时一定要杜绝用小尺一尺一尺(工地上常用 3 米尺、5 米尺)的量下去,省得误差累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