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学前儿童个性的进展一、教学目的(一) 了解学前儿童个性及其构成、个性形成理论(二) 熟悉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的特点和组成部分(三) 掌握家庭对学前儿童性格进展的影响(四) 掌握塑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进展阶段和进展趋势二、课时安排3 课时三、重点难点(一) 重点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家庭对学前儿童性格进展的影响(二) 难点(五)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进展阶段和进展趋势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视频六、课程主要内容导入:引导学生读书上案例,并思考:针对两个个性迥异的孩子,老师该怎么做才最适合他们的进展?讨论,老师小结任务一:个性的基础知识一、个性的概念(一)讲解个性的概念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及能力等。二、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进展的阶段和特点(一)先天气质差异(出生至 1 岁前)【例】有的孩子爱哭闹,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好宁静.(二)个性特征的萌芽(1—3 岁前)孩子的各种心理过程包括想象、思维等逐渐齐全,进展迅速.(三)个性初步形成(3-6 岁)孩子个性的完整性、稳定性、独特性及倾向性各方面都得到迅速进展,标志着儿童个性逐步形成。三、个性形成理论(一)重点介绍弗洛伊德人格进展理论1。弗洛伊德—-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所说的“性”,英文为“Libido”,指的是人们追求一切欢乐的原始欲望,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2.介绍弗洛伊德人格进展理论(1)口唇期(0 到 18 个月) 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 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赖和攻击性。(2)肛门期(18 月到 3 岁) 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3)性器期(3 岁到 6 岁)其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4)埋伏期(6 到 12 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到成长) 这一阶段也叫两性期(二)介绍埃里克森的人格进展阶段理论1。介绍埃里克森: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 ,1902。06。15—1994。05。12)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进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进展理论,把心理的进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别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别矛盾,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