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一建军节作文:红军长征单从时间表上看,长征不过如此,但只要细细的理解,便会发现,这是人类战斗的奇迹。红军一共转战十四个省,历经风吹雨打,全程两万五千里,那时环境相称艰难,红军没有充足的军需供应,没有充饥的食物,陷入了枪林弹雨与人饥马困交错的境地,他们以草充饥,煮地而食,又要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经受了千百次的战斗,最终才获得了成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巍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秋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向我们展现了一副激扬雄浑的画卷。在长征的途中,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突破了敌人一道道实枪重荷的关口,用行动不知写下多少可歌可泣事,用生命留下不知多少惊心动魄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拿飞夺泸定桥来说,22 名红军突击战士,早将生命置之度外,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困难地在只剩光溜溜的铁索的泸定桥上行进,最终消灭了对岸的守敌,夺取泸定桥。当时,他们命悬一线,桥下是飞跃咆哮的大渡河,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滔滔河流,但勇敢的红军战士为了长征的成功,没有丝毫的迟疑和惧怕,勇往直前,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不愧为成功之师。红军骁勇善战,但又不失人性关怀。在穿越一望无际的草地时,到处是可以吞噬生命的沼泽泥潭,危机四伏,红军战士们体现出了珍贵的团结互助精神,他们相扶相携,共度难关。记得在小学语文书本中的《金色的鱼钩》、《永久的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描写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课文,都记录了红军让出食粮,扶老弱的生动事例。《永久的丰碑》描写的是一位老军需处长将棉衣分发给每一种战士,自己却被冻死行军路上,与大山融成一座不朽的丰碑的感人故事。 从长征成功到目前,已经有 70 年历史,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仍印刻在后裔人的脑海中,我要缅怀革命先烈,用长征精神鼓励自己,爱惜今日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建立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