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管理视角下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 前言:随着教育事业的进展,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指南》以及《纲要》当中明确提出了现代幼儿教育的要求,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教学应该开展适应 3—6 岁儿童的教学内容,指明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基于此,幼儿园办学过程中,应该实行行之有效的措施,规避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问题,以此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将小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渗透起重工,这是一种错误的倾向,现阶段这一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理念层面。现阶段,很多幼儿园管理者以及幼儿教育工作者错误的认为幼儿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若想在小学阶段取得好成绩,孩子坚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应该将小学阶段的知识灌输给孩子。第二,在课程设置的层面。科学化的幼儿教学课程体系应该是以游戏为基础的五大领域。但是就目前进展实际情况来看,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已经严重“超载”,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形同虚设,或将五大领域的课程进行了特色化处理。第三,在教学方法层面,3—6 岁孩子的思维基本上都是形象化的思维,基于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该以游戏为主,但是强调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普遍实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对于解放儿童天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进展是十分不利的[1]。第四,在教学评价层面,教学评价往往不够多元化,都会以教学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二、基于幼儿园管理角度探究解决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措施 (一)转变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园在实践中的教育目标以及管理目标是受到教育与管理理念影响的,所以办学理念直接影响到幼儿园能够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为有效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办学理念上要实现全面的转变。以吉林省长春市某幼儿园为例,其在办学的过程中树立了“健康、欢乐”为导向的教育与管理理念。其中健康就是要带领孩子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例如以动作为主体的晨操、课间操,以游戏为主体的体育游戏等;“欢乐"这一理念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引导孩子的早期阅读,如每一班级都会开展 “图书漂流”的活动,孩子可以在幼儿园中借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同时幼儿园还开展了“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有效的引导孩子每天都去读书,并且将自己读到的好的故事讲给老师以及周围的小朋友听,孩子在自主的读书中体验到了欢乐,感受到了读书的魅力,这不仅有利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