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念: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讨论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意义:多学科为综合讨论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涉及三个重要方面即个体、群体、组织;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讨论,做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了解他人,理解他人,激励他人。组织行为学的产生管理学——人际关系学(行为科学)—-霍桑实验1949 年,美国在芝加哥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的名称。1953 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集哈佛、斯坦福、密歇根、北卡罗来纳等大学的科学家开会 ,正式把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从此取代了人际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的进展科学管理前期(1900 年前)科学管理时期(1900—1945 年)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和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人际关系学派(1927—1945 年)包括: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权变学派(1945 年—现)如何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新进展(网络)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组织行为学有一些新的进展动向,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讨论的首要问题,与组织变革密切相关的是领导行为讨论.第二,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第三,组织行为学讨论更加关注国家目标.第四,组织行为学讨论除秉承强调生产率的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特点:组织,控制,引导,管理功能组织及其性质: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按一定规则建立起来,具有正式关系的人群集合体。控制:30如何有效的预测、解释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网络)正确预测在什么条件下人们将会高产,将会作出正确决策,将会缺勤或者将会喜爱他们的时,人们对组织行为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组织行为学的另一个目标是解释组织中所发生的情,确定为什么人们的产量、满意程度、辞职倾向存在着差别。对组织中发生的行为进行控制,监督、一般管理和人事管理。清楚地了解如何预测、解释和控制行为对于有效地完成两项分析和行为—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往往不适合分析就试图实行行动、解决问题,提高管理的分析能力,改进管理者在控制组织行为方面所做的工作。对行为的预测:预测他人行为是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预测对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正向)进行表扬、激励、提倡,对不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反向)实行措施阻止、消除、抑制。对行为的解释:预测与解释不同,能预测的事物并不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