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机遇及模式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力度虽然较大,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仍然存在。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不断进展,以及社交支持、移动支付和在线服务等技术的创新应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中小企业要抓住金融“互联网+"的契机,充分利用好众筹、P2P、电商平台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门户等新模式,从根本上突破自身进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瓶颈,从而获得稳定持续的进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融资机遇;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24)02—0032-05 一、近几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仍相当严峻,八成以上中小企业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没有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给予长期承诺的约占 60%,而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有强大的资金需求,但因为金融服务体系不相互适应,这些中小企业已转向更高的借贷成本,适用于各种私人信贷。由于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某些缺陷,致使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虽说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需要量是极大的,但是由于自身实力较弱,信用水平低下,因此金融机构通常不愿与之合作。而金融机构受风险标准及要求的影响,手中存在大量的资金,往往又找不到放贷对象,民间资本也同样面对这样的问题.因此,在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间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具有一定信用担保能力的平台,为金融体系与企业“牵线搭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传统融资途径作用有限 银行、证券、金融租赁、资本融资等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状态下的金融融资体系,其对于一国经济的进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具备良好信用的群体外,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只能依靠银行以外的其 他渠道去解决融资问题,包括民间借贷、信托租赁机构融资等,民间借贷和信托租赁成本较高,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进展。从政府政策支持来看,国家针对中小企业出台大量与融资相关的制度机制,积极鼓舞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进入投融资领域,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抵押物不足,根据金融机构评估标准,资信水平较低,导致其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支持,加之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较低信用评级等不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项目“不感冒”,只有中型企业才会实际享受到国家支持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小微企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