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进展 作为大学精神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有着独特的文化感染力,无形中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相比于空洞的说教与灌输,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持久有效.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在承载大学精神,助推学生人才培育的同时,也无形中有效传播者学校的品牌文化。 一、“互联网+”与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研发 随着社会的进展,人民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基于此,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备受社会关注. 2024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进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 在国家政策与创新驱动进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创意产业要和“互联网+”融合,形成校园文化创意产业的“互联网+"产业链,核心推动产品研发和销售渠道拓展. 着眼于产品研发,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大学文化精神与商品的结合体,它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属性.因此,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需与其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相匹配,传递大学之道、大学精神,真正起到“以物化人”、“以文化人"的作用. 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种类样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校园文创产品需求量大,购买渠道缺乏;产品目标市场定位过高,审美性不强。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用户关于校园文创的意见与建议,为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升级提供灵感. 以往,一件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从理念提出、产品设计、定稿再到生产销售,最终到消费者手里,销售者得到反馈,并将其反馈给生产者、开发者,再对产品进行改进优化,这一过程耗时且冗长。而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展,互联网为产品的改进升级缩短了时间,开发者可越过销售者直接通过互联网取得反馈,在设计之初可以通过论坛、电子问卷等互联网渠道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甚至邀请社会公众参加设计,实现产品“私人定制化”服务。 二、“互联网+”与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营销 高校师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生活内容与方式都深受互联网影响;同时,互联网打破了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限制,为其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但要实现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传播作用,拓展互联网营销渠道尤为必要,通过互联网,宽阔师生、民众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产品购买,在产品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