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战后城市规划

二战后城市规划_第1页
二战后城市规划_第2页
二战后城市规划_第3页
二战后城市规划二战后城市规划理论解读理论解读园林 81001刘晔100013121—— 目 录 ——前言 — 3系统规划理论 — 3理性规划理论 - 3规划师作为提倡者理论 — 4政治经济规划理论 — 5新自由主义规划理论 — 5后现代主义规划理论 - 5有用主义规划理论 — 6协作式规划理论 - 6城市规划从战前到战后的转变: 从精英规划到公众参加 — 6从物质规划到综合规划 - 7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 — 9集中与分散 — 10结语 — 13二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及解读 前言:西方的城市规划起源于解决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不同的历史进展阶段,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事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影响着社会.同时,城市规划也在逐步为社会所改造,其中城市规划思想理论转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一、系统规划理论系统规划理论由布瑞·麦克劳林(Brain Mcloughlin)和乔治·查德威克(George Chadwoick) 于 1960 年代提出;该理论将城市与区域看作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而规划作为系统分析、控制的一种形式,必定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变化性,规划师的任务就是找到办法,并分类、预测这些变化,以便控制它们.在具体实践中,系统方法通过大量的模型来工作,模型的建构是基于城市是一个“封闭系统”。系统方法对规划的评价通常有三种:投资—效益分析(cost—benefit)、规划平衡表(a planning balance sheet)和目标实现程度分析(goals—achievement matrix)。系统规划理论在后来的进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首先,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次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科学的”规划是一个海市蜃楼,科学和规划是非常不同的事业,科学家寻求对事物的观察、描述和解释,规划师正相反,他们的意图是改变他们面对的一切。二、理性规划理论理性规划理论是战后西方规划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安德鲁斯·法卢迪(Andreas Faludi),其代表作是 1973 年出版的《规划原理》(Planning theory,1973)。理性规划理论的提出,相对于过去对规划的理解基于“作为设计的规划”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科学的”和“客观的”方法去认识和规划城市。理性规划理论认为规划由一系列理性的、循序渐进的程度(过程)组成,而政府和规划者是价值中立的公众利益代表者.理性规划理论对英国乃至整个西方规划的影响很大,英国目前的规划体制和技术在相当程度上是这一理论的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