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工程桥梁施工风险预测与防范一、异常气候条件下施工风险预测及防范风险分析:桥区位于珠江口外伶仃洋海域,北靠亚洲大陆,南临热带海洋,气候温暖潮湿,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受欧亚大陆和热带海洋的影响,该区域天气气候复杂多变,灾害性天气频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雾、热带气旋、暴雨、龙卷风、雷击、短时雷雨大风。雾天年平均 19。3 天,主要发生在每年的 1~4 月,其中以 3 月份为最多,平均 7.3 天.春季季风以东和东南偏东风,夏季季风则在西南到东风之间.雷暴日年平均为 61.6 天,主要集中出现在 4~9 月,约占全年的 89%~93%,台风登陆频繁热带气旋影响十分频繁,据 1949 年至 2024年 60 年间资料统计,平均每年 2 个左右,最多时每年可达 6 个,自 4 月至 12 月均可能发生,主要集中在 6~10 月。风险预测:(一)、雷雨天气往往伴随着大风、短时的雨量骤增,能见度不良等情况,易造成人员的雷击损害、触电损害、船舶的驾驶困难、临时建筑物的损坏等事件的发生;(二)、高温天气易造成人员中暑、食物的霉变事件的发生,处理不当容易导致人员的伤亡和集体性食物中毒;(三)、热带气旋、台风易造成施工的短期性停止,对施工机械、设备、材料、船舶、临时建筑物造成损坏,更有可能对海上平台带来摧毁性打击,对人员造成损害;(四)、大雾天气给航行带来潜在的危险,易造成水上交通安全事故;(五)、季风气候风力不稳、浪涌大、易对起重作业造成较大影响,对船舶的停靠造成困难,甚至造成材料的失稳垮塌和人员的落水淹溺。防范措施:(一)、建立异常气候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二)、针对本工程区域特点,建立健全异常气候条件下的安全生产、风险规避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三)、加强对施工作业队伍和一线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教育工作,使全体员工具备必要的异常气候条件下安全生产、应急逃生知识和技能;(四)、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及物资,定期组织进行异常气候条件下的应急预案的演练,强化施工作业队伍对异常气候条件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五)、建立异常气候信息收集、传递的长效机制,及时的将异常天气预报发布到施工队伍及船舶,提出安全作业的要求,对施工队伍落实安全要求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六)、编制异常气候条件下施工安全专项应急预案、防台专项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七)建议管理局统一定制桥区海域的天气预报,并将参建单位 HSE 相关人员手机号码挂在气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