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混凝土配合比及搅拌 1、施工前必须对砼路面用的砂、石、水泥等原材料取样试验分析,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场. 2、按设计要求对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试验,并通过试验得出混凝土配合比数据报告,结果报监理批准后方可施工。 3、施工前必须对混凝土路面基层进行复查,各项技术指标均应合符国家标准、法律规范的规定。 4、材料要求 4.1 水泥 采纳 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对品种、标号、包装、出石日期进行检查,不同标号、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能混合堆放和混合使用,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水泥须经试验确定标号。 4.2 砂 采纳干净、坚硬、符合级配要求,细度模数在 2.5 能上能下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3%。 4。3 碎石 质地坚硬无风化,符合级配要求,最大粒径不超过 40mm,其余指标均应符合有关的规定.混凝土搅拌及养护用水采纳清洁饮用水或符合要求之水源。 5、 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及试验室试配确定,其水灰比不大于 0.50,单位水泥用量不小于 379kg/m3,塌落度宜为 10-25mm。施工中应测定现场骨料的含水率,将理论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作为施工配料依据。混凝土拌和物采纳JS500 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砂、石及散装水泥经过电子配料机秤量,严格控制加水量;加料顺序为砂—-水泥—-碎石,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搅拌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三倍。 二、 混凝土板的施工工艺为安装模板、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摊铺和振捣、表面修整、接缝处理、混凝土养护。 1。 安装模板 模板采纳钢模板,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 3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测量放线后,模板立支用长度 350mm 钢筋桩与三角支撑固定于路基. 2。 混凝土运输 用自卸汽车运输,车厢严密不漏浆,落料高度不超过 1。5M, 运输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若有离淅现象用人工二次拌合. 3。 摊铺和振捣 对于半干硬性现场拌制的混凝土一次摊铺容许达到的混凝土路面板最大板厚度为 22~24cm。本工程混凝路面设计厚度为 20cm 可做一次摊铺完成,摊铺采纳滚轴式摊铺机人工配合,首先人工用铁扒、铲把混凝土铺匀高出模板 2—3cm,用插入式振捣器梅花形状均匀振捣密实,人工再用铲添料找平,然后用滚轴式摊铺机滚压、振捣赶平直到平整无坑凹,再修整、抹平。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抹面应连续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