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当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韩愈曾说,“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21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为教育注入生命血液的高校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在这场以创新教育为中心的变革中,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并充分认识到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准确地转换角色,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并成为推动这场变革进程的合格主力军。一、高校教师角色转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时,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将不再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播者、传递者的角色发挥作用。权威地位受到挑战,角色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教育技术,不论物化形态的还是观念形态的,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也必然对教育的社会地位、知识传递模式、教育目标、课程、大学生和教师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将改变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也意味着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必然发生转换。信息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向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教室、讲台、黑板、课桌以及板书、演示、批改作业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对教师来说都是极为熟悉的,而且,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这种环境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当这一切被网络、屏幕、信息化信息、统一的印刷文字等技术支持的产物代替时,教师的挫败感是可想而知的;更重要的是绝对控制的地位已不复存在。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再主要以语言为唯一的交往手段,而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交往手段的多元使得教学能在更大的空间展开,更能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目标。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育目标、观念、课程及师生关系的逐步转变迫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要求他们走出传统的角色,继而扮演新的角色,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已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信息教育技术对教师挑战不是教师职业的消亡,而是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教育信息化进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落实,也关系到在 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在人才竞争方面的地位。信息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使教育由传统的封闭式走向了信息的开放式,扩大了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