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最新资料推荐特殊儿童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特殊儿童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特殊教育的价值源于其自身之于特殊儿童生活的意义。特殊儿童的欲求是他们生活的核心构成,欲求方式规定着他们生活的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殊儿童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供大家分享。特殊儿童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一基本资料:蒲泽灵,男,13岁,小学四年级学生。背景资料:家庭成员:爸爸(肢体残疾)、母亲、妹妹。家庭教育状况:父母都是小学文化程度,还有一个妹妹现在就读二年级。一、学生情况介绍父亲二级肢体残疾,不能参加重体力活,家中生活多数靠母亲在农贸市场做点小生意维持。个性特征:2010 年我接到三年级三班时,第一眼看到的普泽灵是一个斯文、萎缩的小男生。虽然年龄在班级中是最大的,但个头中等,每天就安静的坐在座位上,不与同学交往,也不苟言笑,同学或者老师问他,他就用大眼睛看着你或者莞尔一笑。上课就把手放在下面玩玩具,经常手上脸上都是墨水,时间久了,同学们似乎把他遗忘了,以前偶尔几个和他一起玩耍的也不愿意和他玩了。二、原因分析 1.2008 年 5 月患脑膜炎,病愈后大脑严重受损,智力大大降低。复学后,以前活泼聪明的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变得忧郁,沉闷。上课不太听讲,喜欢做小动作,不愿意与其它同学交往,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卫生特别差,头发经常蓬松脏乱。、家长觉得孩子得了这个病后,脑袋出现了问题,变成了弱智,没有什么培养前途;于是忽略了对他的爱,把更多的爱给予了他的妹妹身上。因为以前父母对他的爱甚于妹妹(农村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如今突然变得冷淡,对于一个正在懂事(虽然智力影响了学习成绩,但孩子对家人的爱是很敏感的)的孩子而言,他幼小的心灵感到了一丝惶恐和不安。时间久了他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因其特殊身份,家里的很多小朋友不愿与他玩(怕伤到他负不了责任)。在学校就不愿意主动与其它孩子一起玩,让他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孤独孩子。到了三年级,知识内容难度加大,对学习的兴趣降低到了极点,以前还要完成一点简单作业的他,现在的作业干脆不做。三、具体教育措施 1、家校沟通,互相配合。最新资料推荐3/16让家长多给孩子温暖与关爱,营造一些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其感受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帮助她树立自信心。普泽灵曾被老师、小朋友称做傻子、弱智。因此,他很自卑,于是我从他的兴趣,特长方面入手,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如:数学课上,我发现他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