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学习材料东平县梯门中学校长王伟老师们,根据一段时间的课堂观察,确确实实发现我们的课堂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显突出,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三环六步”教学模式逐渐成形,教学常规工作逐步落实。但是,在看到成绩和变化的同时,也使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还是共性的、严重的,为了进一步提升质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现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列举出来,希望老师们认真查摆,自悟、自省,让我们的课堂效率更高、质量更好.1、部分任课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只管低头讲课或抬头看天,学生是不是集中精力听课不管不问;个别老师站在讲台上 45 分钟不舍得走下来关注一下学生(所有老师都要学会使用电子笔,尽量减少站在讲台上木偶似的讲解).2、上课、自习纪律,班与班之间差距太大,有的班乱糟糟、有的班静悄悄(有序的合作研讨除外);有的班部分学生不能投入到学习中去,低头、弓腰、做小动作。部分辅导老师不主动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不适时予以辅导,也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自习课效率低。3、部分课堂,教师讲得太多,代替学生说的太多,问题抛出后不能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接着就提问,提问时只找一名学生,回答不准确、不完整,也不让其他同学补充、纠正,老师便代替学生完成。这种现象培养了学生的惰性,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积极动脑、主动思考的动机,习惯了被动听讲,甚至不听(特别是中下游学生,他们认为:反正老师也不提问我,干脆不听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懒学生、笨学生的出现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息息相关。还有的老师把絮叨的毛病带进了课堂,霸占话语权,满堂讲、满堂灌,有自己全部说出而后快的感觉,其不然,这种情况下效率是最低的,因为学生被动听讲(部分学生没听),他们没有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所以很难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导致课下再巩固、再补偿,加重学生负担)。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是最高的。事实上,我们的很多课堂只利用了学生的听觉器官.还有的老师课堂教学贪多求快,不了解、不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吃猛灌”、“吃不下硬塞”,其结果是,学生一知半解,甚至是优等生一知半解,中下游学生更是迷迷糊糊,不知南北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讲三道题弄的学生迷迷糊糊,还不如讲一道让所有学生明明白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准确了解把握学情,及时掌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