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国档案管理 1一、填空题:1.外国档案界大多认为档案起源于(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2. 德国早期的档案学者(亚克伯・冯•拉明根)在其著作《论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一书是提出,登记室是“君主的心脏、安慰和珍宝”。3. 最早实行档案开放原则的国家是(法国)。4. 文件和档案是同一事物在其不同运动阶段上(价值形态)变化的体现。5. 行政官员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档案学者(詹金逊)。6. (戴维•比尔曼)被誉为是“当代论述电子文件最富于想象力的学者”。7. 现代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已经定型为集中式与(分散式)两大类型。8. 档案领域开始国际合作的真正起点是(191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图书与档案人员国际大会。二、名词解释:1.主体模式是指国家没有设立档案事业领导中心,国家档案事业系统的组成以档案馆为主体,各类档案机构各自为政;国家档案事业大多通过档案法规来约束或档案学术机构来协调。这种模式的典型主要有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2. 国际档案理事会国际档案理事会(ICAInternationalCouncilonArchives)是一个由档案机构和档案人员组成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非政府间国际专业组织,也是档案发展方面惟一的国际性咨询机构。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有咨询性的合作关系,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与其他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进行密切的联系与合作。3. 限制利用是指由国家规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拒绝或限制档案向公众开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限制利用的对象不是统治者或档案所有者,而是社会上的普通公众。三、简答题1. 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变革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1. 对档案自身的影响:对于档案自身,纸张的发明和应用,既推动档案的载体材料趋向统一,又导致档案数量的急剧增加。2. 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对档案工作,纸张的产生和应用导致档案数量的急剧膨胀,使档案管理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3. 对档案机构、档案人员和档案学理论的影响:首先,档案数量的大幅增长推动了档案机构类型的进一步丰富。其次,档案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也推动了档案人员的专职化。最后,档案数量的大幅增长还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的萌芽。2. 简述迈斯奈尔关于档案鉴定的六条原则。① 决定必须尽可能当机立断。暂时保留的决定很可能意味着永久保存。② 过激的行为必须避免。既不要过于谨慎的保存,也不要过于随便的抛弃。③ 不要使用过于抽象的概念作为价值标准。④ 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凡 16 世纪以前的案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