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鉴赏形象【解题指南】古诗中的形象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学形象鉴赏,它包括自然意象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古诗中的自然意象,指浸透诗人情志情意的具体物象,亦即人物形象以外的,寄托着诗人情感倾向的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物象。意象的剪辑组合即构成深邃的意境,而意境的营造又是塑造诗歌艺术形象的重要依托。如王维在《山居秋嗅》诗中借明月、清泉、高松、长石等自然意象的描绘,营建出一种恬淡的意境,表达诗人追求清闲生活的意趣。高考试题中要求对孤灯、残月、寒梅、秋菊等景物的解读,就是考查对自然意象含义的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人在特定诗境中精心塑造出的客体人物典型,又指隐约可见作者思想影子与志趣抱负的抒情主人公。前者如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着意刻画的不幸艺人琵琶女形象,后者如苏拭《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中倾情摹画的任天而动、泰然自若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考试题中要求说出形象特征或概括人物性格,即是考查对人物形象本质的鉴赏。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一般要求为: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答案构成为:什么形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概括形象的意义。鉴赏景物形象类题目,要注意答题的固定格式: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所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部分,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还要注意把握意境的不同方式,如: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等。第三部分,根据情境氛围的特点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事物形象类题目,关键的是对典型物象的象征意义要了然于心,且要找准物的特征与人的品格之间的契合点。 二、鉴赏语言【解题指南】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信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集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考查方式主要表现在:①分析关键字(多为诗眼)的作用;②理解关键诗句(多为名句的含义);③品味整首诗歌的语言特色。鉴赏诗歌的语言时,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1)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倒装也称“倒文”,主要是为了照顾诗句的平厌和押韵,有时是为了照顾对仗。但倒装以后,常常起到强调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定语挪前或移后、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等。(2)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