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山海情》观后感 5 篇 《山海情》该剧以内容贴真实、细节绘真情的方式,将沧桑的历史画卷缓缓打开,扶贫干部、科技人员、教育工作者、人民群众……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演绎着坚韧和不屈。那么你知道《山海情》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观看《山海情》观后感,希望你喜爱。 #744815 观看《山海情》观后感 1 最近,一部山海相逢、闽宁情深的扶贫剧《山海情》高开炸走,夺人眼球。该剧让我们看到东西部扶贫合作产生的蝶变效应,20 多年来,闽宁两地人民携手奋进战贫困奔小康的故事震撼人心,也让我们读懂了中国扶贫这篇大。 作为肩负党和国家建设重任、承担为民服务之责的新时代党员干部,请以登顶“珠峰”的勇气和决心,“向山而行”,决战决胜最后时刻。 因为“向山而行”,所以梦想不止,勇气不灭。1921 年,英国探险家马洛里在多次尝试未果后他被问起为何还要攀登珠峰,他回答说“因为山在那里”。1960 年 5 月 25 日中国登山家王富洲等人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第一次将中国人的足迹留在世界之巅。“世之奇伟,鬼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故非有志着不能至也”,人类心怀不断探究自然的梦想和勇攀高峰、无惧艰难的勇气,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征服着珠峰。扶贫之路,愈是最后愈多是遗留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硬骨头,唯有涵养“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崇高理想和“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乐观无畏,方能毫不畏惧扶贫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坚定不移开辟天地、制造奇迹,只有具备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才不会因畏葸不前、举步维艰而满怀沮丧、杞人忧天。 因为“向山而行”,所以和谐共生,常怀敬畏。海拔 2000 米,万山林立的天境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沿山谷一路蔓延;海拔 4300米,西藏定结县有着罕见的高寒湿地,是野生动物天然的庇护场所;海拔 4900 米,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院绒布寺,是普通游客游览的终点,也是珠峰大本营之前最后的文明;海拔 5200 米,加吾拉山口,4座海拔 8000 米以上的山峰,依次展开前路漫漫,只待征服。历经数亿年,珠峰一直矗立在那里,鼓舞我们不断求索,更提醒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敬畏自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一味地索取与破坏,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进展理念,拓宽思路,推动“生态扶贫”,进展多条“生态财宝线”;敬畏工作,要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真抓实干,要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只有将身子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