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师读后感 篇一:读《致老师》有感 读《致老师》有感 盐城市冈中小学王亮 谈到老师,人们会说老师这个工作好,轻松、待遇也高;朋友们会说:老师是个光辉的职业??很多时候,大家对老师职业的评价都是过于神圣化。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老师》后,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老师的形象比方,但更具人性。书中这样写到:“归结为神圣,会过于强调老师的奉献与牺牲,容易导致神化和苛求,动摇了扎根于现实的坚实基础。”读完这句话,我的心里充满了被人理解的美好,这种感觉让我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还记得自己刚站走上教育岗位时的手忙脚乱和经历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迄今为止,我在教育这个岗位上奋斗 20 年了,但我仍然保有当初教学的热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爱我的课,因为课堂上的我比较幽默,亲切。仍然充满朱永新先生在书中谈到了老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个重要的:一是人与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与自己的关系。我的幸福感大多是来自教育,于特别的学生。当一个特别淘气不听话的孩子,在你的课堂上认仔细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时,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小琪同学是四(3)班的一个孩子,刚开始她给人的感觉是聪慧,发言积极,是个不可多得的聪慧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是深化,我发现小琪同学有着和自己课堂表现截然相反的拖作业现象,只要老师不在她身边,她都是在玩,一个字也不动的。对这孩子我用了很多种方法,软硬兼施,但这娃就是油盐不进。依旧我行我素,拖拉作业,还把小脑筋动到了放学开溜上去,实在让人头疼至极。我把这个情况和来接她的奶奶反映了,在沟通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爸妈常常忙到很晚,没有时间去管理她,现在虽然把她送到补习班,其他对她还是不闻不问。了解这一些以后,我以此为切入点,和小琪进行了交谈,对她爸妈工作的辛苦表示理解,关怀她放学后在补习班的生活,特别是了解到孩子常常到晚上 8 点才能回家,小琪也是不容易。我拉着她的手,和她谈了很多,也许是我的理解让她卸下了心房,又或许是我的关怀令她有所感动,在后面的日子,小琪同学变了很多,作业主动交给我,我的作业再也没有拖拉过。现在她甚至还主动来问我有没有额外的作业给她做。作为她的老师,成就感、欣慰感溢满我的心中。 还有一个已经毕业三年的学生,每年的老师节她都会记得给我送上一盆植物,写上一张贺卡祝我节日欢乐,我是感动的,幸福的。我想我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