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并购将引发人才震荡?不管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现在网上的评论者们各有各的理,而且倒也极少空穴来风,态度都是很真诚的。 现在很有意思的问题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一个新的世界五百强的、国际化的联想至少已经从财务意义上诞生了,那下面将会有哪些经营策略来保证操作者们从这个对中国来说惊天的收购行为中获得最理想的回报呢? 首先要肯定的是,联想从这次收购中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宝就是人才和品牌。前者的重要性在眼前来说还要远远大于后者。因为不管怎么说,联想收购了 IBMPC 业务,这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了,以后买的即使是 IBM 的电脑,其实本质上就是联想电脑了。而众多 IBM 的渠道商和大小客户能否买这个“新联想〞的账,关键是看是不是 IBM 的原班子来做这个“新联想〞的电脑。现在假如有个外星人使坏,“哗〞的一下让所有 IBMPC 的职员全部消逝,那联想的高管们只有跳楼的份儿了。 所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让 IBM 的原班人马,尤其是生产、技术和销售的骨干人马从震撼中解脱出来,保持心理的稳定可能是杨董事长目前最为头疼的事情。 可以想象,现在 IBM 的诸多 PC 业务人员正在想:“我会不会被裁掉?〞“会不会给我派来一个新的中国上司?〞“我的业务会不会有所改变?〞“我会不会被派往中国工作?〞“我骄傲的 IBM 居然被联想收购了,Sigh!〞…… 不久,即可能在杯弓蛇影中走掉大批的人。 所以,联想至少会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内,遵照“I 人治 I,美人治美,高度自治〞的原那么,最大限度保持被收购的 IBMPC 业务和被收购前没有什么变化,当然除了业绩的增长幅度。业绩较以往大幅的增长是消除 IBM 原员工疑虑的最正确良方。按联想以前的一些不当做法,每收购一个公司或业务,都喜爱派一些“雄心勃勃〞的人去“管理〞,最终适得其反。此次,联想除非万不得已,除了财务、审计人员外,不能派任何一个国内联想人到IBMPC 业务中任职,否那么就会去了一个人走了一大片。一切得等业务走出 IBMPC 以往的亏损局面再说。现在联想要做的,肯定是进行业务诊断,找出以前 IBMPC 业务的短板,尽早实现业务赢利。之后,裁掉大量冗余的人是不可防止的。 其次,一定要肯定的是中国大陆的联想是联想此次能收购的大功臣,没有他们 20 年的努力,联想不会有今日。但是肯定在此时,诸多国内联想的人已经陷入了极端的惊惧之中:“我会不会被裁掉?〞“我的业务素养这么差,以后 IBM 的人来了能和他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