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1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2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3页
1XXXXX医院第一节刮痧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刮痧技术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应用边钝滑的器具,如牛角类、砭石类等刮板或匙,蘸上刮痧油、水或润滑剂等介质,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瘀斑,通过其疏通腠理,驱邪外出;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此项操作的并发症如下:一、晕刮【发生原因】1.患者对治疗刮痧缺乏了解,精神过度紧张或对疼痛特别敏感者。2.空腹、熬夜及过度疲劳者。3.刮拭手法不当,如体质虚弱、出汗、吐泻过多或失血过多等虚证,采用了泻刮手法。4.刮拭部位过多,时间过长,超过 25 分钟者。【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呕吐或神昏仆倒等。【预防及处理】1.对初次接受刮痧治疗者,应作好说明解释工作。2.选择舒适的体位以便配合治疗。3.空腹、过度疲劳、熬夜后不宜用治疗刮痧法。4.根据患者体质选用适当的刮拭手法。5.治疗刮痧部位宜少而精,掌握好刮痧时间,不超过 25 分钟。6.在治疗刮痧过程中,要善于察颜观色,经常询问病人的感受,及时发现晕刮的先兆。7. 出现晕刮,应立即停止刮痧治疗,通知医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2第二节拔罐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34拨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包括留罐法、闪罐法及走罐法。此项操作的并发症如下:一、晕罐【发生原因】1.精神过度紧张,体质虚弱。2.患者饥饿、疲乏或大病初愈之时。3.夏季天气闷热,病室内空气不流通。【临床表现】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预防及处理】1.对初诊、精神过度紧张及体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对饥饿、疲劳者,先令进食。2.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3.晕罐时立即停止拔罐,取平卧位、注意保暖,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4.轻者饮温开水或糖水后休息片刻。5.严重者针刺或点掐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穴。二、皮肤破损【发生原因】操作者手法不够娴熟,罐口烧热烫伤皮肤;操作中点燃的乙醇棉球太湿,乙醇下滴烫伤皮肤。【临床表现】1.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2.若损伤真皮层,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第二节拔罐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561.操作前做好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