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移动通信课程类别:核心课、必修课学分:5 学分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一、课程的教学目的该课程详尽地介绍了移动通信基本原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移动通信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为进一步学习移动通信不同系统,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无线移动通信信道的特征,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多址接入技术,常用的抗衰落技术,移动通信网组网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原理在实际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了解 GSM 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三、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建立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效的人机交互基础上。课程以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为主,结合每学期四次的集中实时辅导,始终突出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习过程的系统引导和学习支持。四、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作业(40%)与期末考试成绩(60%),总成绩 100 分。五、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介绍课程导学1 教学内容课程介绍课程导学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移动通信课程的设计思想;掌握移动通信课程的内容;了解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移动通信课程的学习方法;3、重点、难点掌握移动通信课程的内容;掌握移动通信课程的学习方法第 1 章概述1、教学内容章导学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基本技术移动通信分类移动通信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简介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移动通信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掌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不同的 2G 标准;掌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不同标准的 3G 移动通信系统;了解集群移动通信系统;3、重点、难点掌握移动通信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掌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不同的 2G 标准;掌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不同标准的 3G 移动通信系统;第 2 章无线移动信道1、教学内容章导学无线信道相关的基本概念电磁波与无线电频谱无线电波传输环境无线电波传播机制;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多普勒效应移动信道传播损耗预测模型。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无线移动信道特性及所需基本知识;掌握电磁波与无线电频谱的基本概念;了解无线电波传输环境;了解无线电波传播基本机制,直射、反射、折射、绕射的基本原理掌握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分析及计算;掌握多普勒效应;了解移动信道传播损耗预测模型。3、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