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2.过程与方法:在三原色的相互调和中,观察色彩的变化,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以及对色彩的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善于观察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观察三原色在相互调和中的色彩变化。2. 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调和、搭配。3. 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教学难点:1. 组织学生动手实践。2. 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3. 超轻黏土的调色技巧。教学工具、材料:教师准备:PPT、教学范作、教学板书贴。学生准备:导学案、超轻黏土、马克笔。教学时数:1 课时(总 1)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 分钟)1.师生互礼2.教师边讲故事边画:《小女孩的梦》一个小姑娘睡着了,她梦到自己的头发变成了一棵树,这时来了一位魔法仙子,魔法仙子的手一挥,小姑娘的头上开满了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花朵。小姑娘想要七色的花朵,魔法仙子说:“变成七色花朵的秘密就在这三个颜色里。”同学们,你们想帮助小女孩吗?一起揭开调色的秘密,走进一一魔幻的颜色(板书)。(设计思路:情境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二、新知探究:(8 分钟)1.小黄和小蓝的拥抱老师:“这是小黄,这是小蓝,有一天它们两个见面了,它们拥抱啊拥抱。看一看,黏土随着老师的动作,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答:“变成了绿色”。老师:“随着我动作的加快,黄蓝融合的更均匀了,调出的绿颜色深浅程度还和刚才一样吗?”引导学生观察,并从中发现色彩的变化。(设计思路:在投影仪下,老师示范用黏土调色。老师两手分别拿黄色与蓝色的黏土。老师边示范边引导学生观察,为下面的自主探究铺垫。)2.合作探究四人小组合作,手中有黏土的同学,把黏土分为大小不等的三块,并分别与别的同学手中的黏土拥抱调和,边调和边观察颜色的变化。并把调色的结果粘贴在导学案上的色相环上。最后跟你们的小组长汇报调色的结果。(设计思路: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究色彩,提髙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3.交流成果生 1:黄+红二橙生 2:蓝+红二紫老师取同一小组和不同小组学生的导学案,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看,同一小组中同样是黄加红,调和出来的橙色,颜色深浅一样吗?”学生答:“不一样,有深浅。”老师:“同样是黄加红,调和出来的橙色,有的深有的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