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为和美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近期,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就“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课题,先后前往 X 省 X 市、X 市和 X省 X 市、X 市等地进行调研学习,在我市 X 市、X 县、X 县通过深入走访、开展座谈等方式进行专题调研,并对上述三个市县中的 9 个村、30 家农业企业、90 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X 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一)X 农业产业化优势1.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立足富硒资源和生态优势,以生猪、茶叶、魔芋、核桃、渔业、蚕桑六大主导产业为引领,乡村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24 年,X 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13.86 亿元,增长 3.0%,增加值 186.69 亿元,增长 3.2%。2.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各县都确立了主导产业,并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投入,推动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链条化发展。全市茶园面积 112 万亩,居全省第二位;魔芋种植面积 83.67 万亩,占全省 60%、居全省首位。3.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建成各类农业园区 1830 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288 家,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有效带动了村民参与产业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比如,镇坪县友谊村万亩黄连基地通过返租倒包等方式,提供务工岗位 140 个,实现了人均增收 3600 余元。4.品牌质量持续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认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47 个、特质农品 60 个、绿色食品 150 个,“X 富硒茶”品牌价值达 47.75亿元,位居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20 强,“X 魔芋”等 15 个农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二)X 农业产业化不足1.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一是环境条件约束,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限制了中药萃取等产业链延伸。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附加值不高,各县(市、区)特色产品同质化,没有形成市场竞争合力。三是产业关联度不高,与旅游、康养产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农业附加值开发还不够。2.主体带动作用不强。一是市场主体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农业产业周期长、风险大、融资成本高,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农户调查问卷中 45.6%的农户认为家庭农场更加适宜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企业调查问卷中 43.3%的企业表示近三年略有盈利,农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