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1、理想的课堂应当具备的参照条件是什么?答: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练习度、五是延展度。2、你是怎样理解新课程教学中关于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括的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3、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4、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什么不同?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有什么差异?学习内容心理机制或途径接受性学习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冋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性学习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顺应学会是知识的发现者5、探究教学有哪些基本特征?答:一、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二、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三、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四、重视合作学习五、探究教学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6、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答: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7、怎样理解“自我反思”?答、“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反思时反省、思考、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8、新课程的教学观?答:①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②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③“四因素”过程论。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个因素不断进行着对话和交流,学生不再是知识的仓库。④ 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⑤ 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即进行研究性学习。⑥ 学习是学生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