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共党史心得体会---学党史莫忘带上“悟”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在一些特别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能够让我们认清历史方位,汲取智慧力量。作为组工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坚持一“悟”到底,时刻做到敏悟、多悟、常悟、深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敏悟“庶民子来”之道理。“欲遵之,必学之,必知之,必悟之。”学习的要害是悟出道理。悟出学习的道理比学习具体知识更为重要。悟出道理,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学以励志,学以提高,学以致用。悟道理最根本的是要从感悟思想本原出发,潜心讨论,求深、求细、求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学习的悲伤;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以学促行。敏悟道理,就是要在党史学习中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思维敏捷性,把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对一些历史性变革和成就的总结思考,真真切切悟出一些道理、得到一些启示,真正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弄明白。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深悟“克尽厥职”之责任。责任如骨,一个人没了“骨架”,就变成了纸马,就变成了一幅画,心里就会没有集体,眼里就会没有标准。胡干蛮干则会变得“理直气壮”,“差不多”会大行其道,落实力、执行力就无从谈起。作为组工干部,要在党史学习中真正读懂责任的重量,增强立业、敬业的自觉性。革命战争年代,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夏明翰,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中,毅然决然奔走于长沙郊区,为县、区积极培育农运骨干、向党的基层组织宣传秋收起义。作为新时代党的组工干部,要时刻怀有像夏明翰同志这种这责任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常悟“擎天架海”之担当。“为有牺牲多壮志”是共产党人战争年代的担当,“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共产党人和平建设时期的担当,“百舸争流千帆竞”是共产党人改革开放当中的担当。不会担当就不能当组工干部、不愿担当就不配当组工干部、不敢担当就不该当组工干部。何谓担当?就是要有“渡急流”“过险滩”的血性和胆魄,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要有“不浮躁”“不抱怨”的精神和状态,始终保持一股子钻劲,干一行、钻一行,精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