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唐志敏【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择本科 2024 年 8 月到 2024 年 1 月间 120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观察,根据孕妇管理方式分为常规组(n=60)和系统组(n=60),常规组孕妇进行常规孕期管理,系统组孕妇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分析总结两种管理方式下孕妇妊娠结局状况。结果:系统组患者管理后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系统组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可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系统化管理;妊娠结局【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24)09-111-01孕期系统化管理是当前本科新用的孕期管理模式,本科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管理中,对 2024 年 8月到 2024 年 1 月间 60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了孕期系统化管理,现将管理后孕妇血糖控制效果及母婴结局状况行回顾性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择本科 2024 年 8 月到 2024 年 1 月间 120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观察,根据孕妇管理方式分为常规组(n=60)和系统组(n=60),常规组孕妇年龄跨度 22-38 岁,平均年龄 29.5 岁(s=7.1);孕周跨度 37-41 周,平均孕周 38.5 周(s=1.1);系统组孕妇年龄跨度 22-38 岁,平均年龄 29.6岁(s=7.1);孕周跨度 37-41 周,平均孕周 38.7 周(s=1.2)。常规组与系统组孕妇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讨论标准,P>0.05。纳入标准[1]:通过 OGTT 75g 糖耐量试验检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5.1mmol/L,餐后 1h血糖≥10.0 mmol/L,餐后 2h 血糖≥8.5mmol/L 中任意一项)孕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妇;存在其他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孕妇;认知、精神障碍孕妇;治疗配合度较差孕妇。1.2 方法 常规组孕妇进行常规孕期管理,对孕妇进行常规孕期饮食、运动指导、产前及产后指导等,并定期监测孕妇血糖状况,根据孕妇实际血糖水平状况按医嘱实施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系统组孕妇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①认知干预:由护理人员与孕妇及家属沟通,根据孕妇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实际认知状况实施健康知识教育,向孕妇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发病影响因素、对母婴预后的危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