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整治党员干部为官不为的思考VIP免费

关于整治党员干部为官不为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整治党员干部为官不为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整治党员干部为官不为的思考“为官不为”是指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上,不能积极主动、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不履行工作职责和义务,导致该办的事没有办,该办好的事没有办好,既损害了群众合法利益,又阻碍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转变,进一步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但也要清楚地看到,个别党员干部不适应新形势下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感到“为官不易”,进而以各种借口“为官不为”。因此,如何整治干部“为官不为”,强化作风建设,是当前各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新常态下党员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表现“为官不为”是党员干部对待工作的一种思想认识和行为状态。基层党员干部对“为官不为”的行为界定存在一些困惑和认知不足,认为“旷工误工好判别,消极怠工难认定”,并对由谁来认定是否“不作为”提出了疑问。基层党员干部总体上是好的,体现出一种勇于担当,踏实肯干的时代风貌,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道德缺失不想为。认真履职做事是公职人员应有的、基本的职业操守。然而,“为官不为”者奉行少做事、不争先的职业态度,时时处处不想为。表现在:一是工作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有的干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多错多”的心理,做事缺乏自觉性、主动性。二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干部奉行中庸之道,既怕工作落后遭批评,又怕创新有功受表彰,对工作讲求“马马虎虎过得去”,不求“实实在在过得硬”,甘居中游而心安理得、洋洋自得。三是追求安逸。有的干部追求安逸享乐,遇到苦差事、累活计就打退堂鼓,即使吃苦受累能够出成绩也是唯恐避之不及,宁愿少吃苦也不想谋功劳;有的干部经常迟到早退开小差,上网购物聊天炒股混日子。(二)能力水平偏低不会为。有些干部不是不想为、不愿第1页共5页为,而是能力水平有限不会为。主要是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对新常态、新任务、新事物不熟悉、不学习、不钻研,工作办法不多,工作思路不宽,有的甚至束手无策。(三)责任担当不足不敢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是公职人员应有的品格。但是,干事创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为官不为”者面对风险缺乏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魄力,逃避风险不敢为。具体表现在:一是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有的干部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习惯于抱着“做多错多,不做无错”的态度,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守摊子、混日子;有的缺乏闯劲、没有冲劲,习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推进工作时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二是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有的怕伤和气,能不得罪人坚决不得罪人,专做“老好人”。常言说。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不为”其实就是放弃了应尽的责任,是一种懒政、是一种渎职,也是另一种腐败,不仅会破坏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形成了一种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不良风气,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二、产生“为官不为”问题的原因分析“为官不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密切相关,是“四风”的综合反映,造成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主观方面原因,也存在客观因素,从个人方面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淡化。“为官不为”问题,归根结底是党员干部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党的宗旨意识淡化。一些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降低,他们对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重,对事业的兴衰成败看得淡,对群众利益考虑得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没有牢固树立起来,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当前,随着公务员待遇透明化、管理严格化,少数干部宗旨意识不牢的问题和“为官不为”的现象日益凸显。(二)进取精神不够强,担当意识弱化。随着中央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大,一批批案件的查处和通报,对腐败分子形成第2页共5页强大震慑,对整个干部队伍也是强大警示,一些干部认为“现在管得这样严,干事越多,出错几率就越大,犯不着去冒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