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试题(语音•试题)一、填空1.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三方面性质,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2. 从语音的物理性质看,“舌头”与“蛇头”中两个“头”的区别主要决定于(音高)。3. 从传统的角度把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4.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它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等五部分。方案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5. 国际音标是由(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公布于(1888)年,目标是用来(记录和研究人类语音),其记音原则是(一个符号一个音素,一个音素一个符号)。6.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社会的(交际)工具。7.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的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语音的高低同声带的(长短)、(厚度)、(松紧)有关。8. 音强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一定时间内(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语音的强弱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力量的强弱)决定。。9.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方式/音波颤动的形式),语音的音色同(发音体、发音方法、发音时共鸣器形状)有关。10. 音色不同的原因是(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11. 语音的社会性质可以从语音的(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以及语音的(系统性)来看。12. 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叫(音节)。13. 语言里(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14. 音素是(.对音节的构成成分分析后得出)语音的(最小的)单位。普通话的元音音素有(十)个;辅音音素有(二十二)个,其中(二十一)个可以作声母,只有辅音(ng)不能作声母,只作韵母的构成部分,(n)除了作声母,还可以作韵母的构成部分。15. 普通话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母音)两大类。a 属于(元音/母音),b 属于(辅音)。16. 普通话中(a)是前、低、不圆唇元音;(i)是前、高、不圆唇元音;(o)是后、半高、圆唇元音。17.造成辅音发音不同的因素是(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造成元音发音不同的因素是(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18.普通话中的韵母主要组成部分是(元音),有的也包含(辅音)。19.韵母的元音最少的是(一一)个,如(a),也可以是(1 两、三)个,如(ao、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