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总结

高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总结_第1页
高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总结_第2页
1.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2.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5. 被:通“披”,穿戴。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6.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7. 敝:通“弊”,弱点。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敝。”8. 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9. 卒:通“猝”,仓猝。形容词。“五万兵难卒合。”10.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11. 厝:同“措”,放置。动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12. 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13.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14. 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15. 得:通“德”,恩惠;感激。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6. 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17. 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18. 而:通“尔””,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19. 盖:通“盍”,何不;为什么。疑问代词。“技盖至此乎?”20. 指:同“旨”,旨趣。名词。“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21. 驩:同“欢”,欢聚。动词。“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22. 还:同“环”,环绕。动词。“秦王还柱而走。”23. 还:同“旋”,回转、掉转。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24. 离:通“罹”,遭受。“进不入以离尤兮。”25.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26. 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7. 陵:通“凌”,凌侮。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28.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29. 内:同“纳”,接纳、接受。动词。“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30. 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31. 畔:通“叛”,背叛。动词。“寡助之至,亲戚畔之。”32. 趣:通“促”,催促;赶快,急促。“趣为我语。”33. 禽:通“擒”,捕捉。动词。“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34. 阙:通“缺”,缺少;缺点。名词。“必能裨补阙漏。”35. 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