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指南针》方雪云【整体设计】《做一个指南针》作为三下科学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课安排了制作指南针的活动,通过这项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育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制造意识。本课根据实践学习活动的顺序分成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安装磁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三步是展示和沟通制作好的指南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作为“设计与技术”类型的课,我认为其核心在于设计,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目标任务运用已有的科学概念及原理来进行设计与制作,重点应放在“怎样做”、 “为什么这样做”上。其次,对于小学科学的起始年级——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是关键。因此,在教学“设计与技术”类课文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动手实践相对较差这一实际,适当降低操作难度,通过老师演示,作品呈现等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还应充分考虑到 1 节课只有 40 分钟的限制,不要过于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应把课堂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制的指南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上,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欢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究制作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过程与方法: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推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育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制造精神。【教学重点】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教学难点】推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准备:条形磁铁、钢针、吹塑纸、泡沫块、硬纸片、线、剪刀、水槽、盒式指南针、回形针等。2、老师实验准备:条形磁铁、钢针、回形针、盒式指南针、自制指南针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 指南针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磁针、支架、方位盘、盒子)2. 一个指南针,最重要的是哪部分?(磁针)为什么?(指南针就是利用磁铁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3.你想自己拥有一个指南针吗?板书课题:做一个指南针【设计思路:明确学习任务;复习指南针的构造,为学生制作指南针作好铺垫。】(二)学做磁针1.一个指南针最重要的部分是磁针,但今日老师没有带来磁针,而是带了缝衣服的钢针2.出示小钢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