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一年(转)收藏 | 分类: | 查看: 5407 | 评论(19) 前几天有个住院医师来向我道别,说他没有通过今年上海市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不想继续这一他认为毫无价值的培训,打算离开这个行业去医药公司发展。 惊讶之余,和他细细聊了一晚。 其实就在几周之前,我另外 2 个好友也刚刚离开工作多年的医疗岗位,先后投身到医药公司的怀抱。大学同学弃医比例超过了 1/3。 对现在的社会而言,跳槽是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良禽择木而栖,人往高处走,是好事,我理解。但是当当年一起出道的兄弟们一个个离开了自己还认为有点高尚有点追求有责任感的道路时,心情还是非常的灰暗和低落的。 在每年轮转到我科的 40 个左右住院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7 年 8 年制医学生中,我对这个医师的印象最为深刻,个人关系也最好。一方面是因为他和我当年的经历非常相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个人的一些品质让我由衷地欣赏。其实这也是科室里大部分医生对他的感觉,主动、聪明、勤奋、乐观、有爱心。我很想为他写点东西,结合我自己对于目前临床医师的困境和年轻医师的培养制度做一深些的思考,和医疗行业之外的朋友们交流。由于时间和篇幅关系,就从这次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说起吧。 关于这个培训,具体情况大家可以从上海市卫生局的网页上看到,有一个专门的版块。大致如下: 2010“年开始,来上海就业的所有医学院校毕业生(包括本市和外地)都需要接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根据个人学位、工作经历和以往职称情况培训 1~3 年不等;具体培训基地为上海市各大医院;培训期间与卫生局签约,工资奖金也由卫生局支付;期间不能升职称;不能通过最后考试者必须延长培训时间;合格后方能与医院签约正式工作;未获得培训基地资格的医院必须等待培训结束后方能招收住院医师。 培训时间分配大致如下: 本科生都是 3 年,培训结束后获得证书与硕士研究生学位;硕士生都是 2 年,培训结束后获得证书;博士研究生分科研型和临床型,科研型 2 年,临床型 1 年;有工作经验的根据情况,经过审批可以缩短 1年提前进行考核。 最终考核是分为六站式:综合理论,心电图/X 线,问病史,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手术操作。前 2 为单项选择题,后 4 为主观题,每站独立计分,必须六站均通过方能获得合格证书。 应该来说,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明显是非常好的,是希望全面住院医师的知识,提高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