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常熟市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美丽常熟建设主轴主线,积极利用各种载体打造“四大课堂”,让党史学习有形又有新,引导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以景引学,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初心课堂”常熟市有各类红色革命遗址35个,总数和丰富程度均居苏州大市第一。为充分盘活和用好红色资源,常熟市对其进行排摸,在梳理基础上命名一批“四史”教育阵地,并编印《红色印记──常熟“四史”教育基地巡礼》,全面整理和收录全市各个时期的红色教育场所,画好全市党员干部开展现场学习的红色地图。继续重点打造好党史教育主阵地──中共常熟党史馆,利用好红色教育微基地,将党史学习融入寻访红色风景、红色初心之中,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功能。明理强思,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移动课堂”推出公交专车,与沙家浜党性教育基地、支塘镇蒋巷村、海虞路“初心轴”等党史学习教育路线紧密结合。以重点商圈大屏、地标性建筑、先锋候车亭为载体,宣传相关内容,促使市民在出行中“零距离”学习党史。顺应融媒体时代潮流,开通苏州大市首个党建抖音号、视频号,推出《百年记忆》《历史上的今天》等专栏,尝试直播等新形式,让党史课堂“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全市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氛围。躬身实践,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身边课堂”多层面开展“海棠花红”阵地建设,打造五级先锋阵地,将党史学习教育的课堂开设到“宅前屋后”“单位附近”“热门场所”,方便党员群众就近学习党史。依托“身边课堂”,挖掘红色故事,制作微视频、课件,规划4条“初心专线”,引导3万余名党员前往接受党性教育。在红色先锋站开展“统一接待日”活动,党员干部听民情、集民意、解民难,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工作开展、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寓教于悟,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先锋课堂”深化沙家浜“红色IP”建设,以沙家浜党性教育基地、党支部书记孵化中心芦荡烽火营为中心,打造“一中心N学院”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分领域分专题建立“富民先锋培训学院”“活力先锋培训学院”“为民先锋培训学院”“振兴先锋培训学院”“治理先锋培训学院”等。整合党校教师、先锋带头人、党课名师等资源,把党史讲得深入浅出、出彩出新,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中带好头、当先锋、作表率,为美丽常熟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