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4 篇)2024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第一篇: 通过暑假生本教育理论班的学习,使我对生本教育有全新的认识,更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的教学不仅无限精彩而且是在教学中播种人文情怀,唤起生命的激扬。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纳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进展。 作为教书多年的我,实在感到遗憾,很少想到学生是一个生命个体,站在讲堂上,我只觉得他们是一个个缺少知识,缺少学习热情与方法的求知者,所以在课堂上总是唠唠叨叨。考试来临时,我只觉得他们是有待验证的教育产品,不停地打磨补缺。学生违纪时,我只觉得他们是行为失调的高等生命个体,强行校正。很多时候,我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内心中潜藏着人类数万年的经验积累。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何尝不是在开放我们自己的潜能呢?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学生学不懂的地方,我们惯常的做法就是讲,反复讲,练,大量练。这种形式训练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听烦,练倦。成绩又怎能提高。殊不知智慧的获得不是练,而是感悟、顿悟。从举三反一,到以点见面。为何学生不懂感悟,因为我们都太急功近利,教育的急功近利必定是把学生当做产品,以为由外而内的琢磨几下就行,却不知,能力的提高最终还是由内而外变化的。所以每个老师多点耐心,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让他们在活动,做中,去感悟总结,最后学会运用,把知识成为他自己的部分。 那么在“生本”课堂里,老师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学生自已主动地去学,而且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呢?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让我们困惑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想老师的观念、教育态度、教育境界,假如能很好的思考这些问题,那么在教育方面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首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 刚开始实施“生本教育”时,我们只是在形式上放开,而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这没学到,那没学好,非要让学生根据自己思维框架去学习,那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制学生的学习天性,大大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要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